萨日娜额济纳胡杨之约·第四站阿拉善左旗日记,探秘“塞外小北京”,领略蒙古王爷百年风云

阿拉善 更新于:2025-10-07 05:14
  • 坦荡的圆月12
    萨日娜额济纳胡杨之约·第四站阿拉善左旗日记:在“塞外小北京”读透蒙古王爷的百年风云

    额济纳的胡杨黄得热烈,但总觉得少了点“人文的厚度”。临时改道阿拉善左旗,倒成了这次旅行的意外之喜——原来在这片戈壁深处,还藏着一座能“读历史”的古城。

    清晨的京新高速,太阳刚从地平线拱出来,把戈壁滩染成暖金色。车载音响恰好放起萨日娜的《迎着太阳走》,“迎着太阳走,热血涌心头”的歌词,和眼前的晨光一撞,倒把赶路的疲惫都烘成了暖意。

    阿拉善盟的“三旗格局”得先拎清楚:左旗、右旗、额济纳旗,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?总面积超27万平方公里,人口却不足25万,开车在境内转悠,时常几十公里见不到人烟,这种“辽阔感”是平原地区永远体会不到的。

    车进阿拉善左旗时,天忽然飘了小雨。当地人说,这地方见雨比见金子还稀罕,难怪雨点刚落,空气里就多了层“久旱逢甘”的滋润。顺着雨丝走进定远营古城,第一眼就被那“蒙汉混血”的建筑惊到了——蒙古包的穹顶线条里,揉进了北京四合院的灰砖黛瓦,难怪人叫它“塞外小北京”。

    最有看头的是阿拉善王府,这院子里住过十代蒙古王爷,根脚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。第三代王爷罗布桑道尔吉是个“战神级”人物,平定新疆、西藏、青海战乱时屡立奇功,清廷赐他“定远”二字,古城名字就打这儿来的;到了第十代王爷达理札雅,更在1949年主动推动阿拉善旗和平解放,为这片土地的安稳续上了关键一笔。站在王爷府的门前,摸着百年前的木柱,仿佛能听见当年蒙古王爷和汉族官员在此议事的声响——这种“历史的回响”,可比单纯看风景来得更戳人。

    这次改道,倒让我想明白了旅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:胡杨的美是视觉的震撼,可阿拉善左旗的历史是触觉的温度。当你在定远营的老城里,踩着蒙汉合璧的地砖,听着王爷府的百年故事,才算真的“扎进”了这片土地的肌理里。

    你们说,这种“看景又读史”的旅行,是不是比单纯打卡更有嚼头?imgarr艺术园地

    萨日娜-《迎着太阳走》

    imgarr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