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火车8J7
昨天刚刷手机,看见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消息,说咱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又发生了一次4.7级地震。时间是凌晨一点多,估计很多人还在睡觉,地震一出现肯定有点慌。地震的震中深度是10公里,这个属于浅层地震。虽然震级不算太高,但对当地影响还是很真切。我记得以前听亲戚讲过,阿拉善这一带地壳活动本来就挺活跃的,这几年也不是头一次感受到震感了。
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主要是一些村庄,比如哈沙图、许辛湖、王家,还有和日阿吉日嘎这些地方。其实这几个村子人口都不是很多,分布也比较散。好在周边5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乡镇驻地,但100公里以里还有温都尔勒图镇,虽然距离震中稍远,多少会有些震感。再往外,像甘肃的民勤、景泰、武威凉州区,宁夏的沙坡头区、古浪这些县区,离震中也很近。咱们内蒙古的阿拉善盟、呼和浩特这些城市距离更远点,应该没什么影响。银川离得197公里,相对稳当。
地震发生在凌晨,情况比较让人揪心。很多老年人、小孩都在熟睡,突然被摇醒容易受到惊吓。我想起以前自己经历过两次小地震,那种半夜一下子晃动起来,确实容易手足无措。不过这次4.7级地震,主体结构好的砖混房子一般不会有太大损伤,主要还是防范屋里的杂物掉落,或者老旧房屋要多注意点安全隐患。阿拉善这个地方特点之一就是地广人稀,村落之间距离大,有些特殊情况需要靠自己应变待命。遇到地震,先保护头部,快速找安全空旷地带,远离高大建筑和危险电线,一定不要慌乱。
据速报目录,这一带200公里以内过去五年发生过15次3级以上地震,最大的一次还是去年12月底在甘肃白银平川区的4.9级地震。历史地震这么多,老百姓其实对这事儿都不陌生,但心里还是难免捏着一把汗。其实小地震频繁发生反倒未必是坏事,有些专家说能释放应力,减少更大地震发生的几率。地球活动谁也没法完全掌控,唯一能做的就是遇上了早点反应,提高自救意识。
这回的地震震中位于七度设防区,也就是说那里基础设施是按照抗七级地震来修的,不太会轻易出大事。但即便这样,安全检查还是要跟上,村小学、卫生室这种重点场所最好专门排查一遍,发现裂缝或者隐患,该修修该加固就补上。以前有朋友在地震多发区工作,他们说哪怕一次没啥大事,也绝不掉以轻心。有备才能无患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我一直觉得地震防御和养老生活有不少交集。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,平时身体反应慢,遇到突发事件尤其要未雨绸缪。一方面和家里人商量好应急预案,准备点手电、应急包这些常用品;另一方面多参加社区防灾减灾演练,让大家习惯一旦有动静,先保护好自己。这种时候,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显得非常重要,老年人群体尤其得相互照顾。有的住在楼房的,逃生路线一定要提前规划好,家里尽量别堆太多杂物。
这次阿拉善左旗地震带来很多反思。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不断提升,老年人家庭的应急防范和自救知识普及力度还不够。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强化乡村地震监测和应急响应,安排专业队伍入村入户,讲解急救、避险的方法。老百姓虽然防不住地震发生,但懂得科学自救就能把危险降到最低,这才是重要的。
我们跟全国各地一样都生活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。每当有灾难发生,最需要的就是团结和理智。阿拉善左旗人虽说居住分散,但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。遇事不慌张,互相通报信息,互相提醒防范措施,才能共同安全度过危险时刻。经历过风雨的人都明白,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,再大的难关也能挺过去。希望地震区的乡亲们都安全,生产生活早日恢复正常。
今天聊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类似经历?遇到地震您会怎么做?欢迎留言一起探讨经验,防患未然,平安是福。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
